结婚人数“史上最低”:是什么在阻挡年轻人结婚生娃?
根据统计,国内结婚对数自2014年起连续9年下滑,2019年跌破1000万对大关,2021年又跌破800万对大关,2022年结婚对数同比下降约10.5%,对比十年前高峰时期的1346.9万对,10年时间结婚人数“腰斩”。
根据民政部6月份公布的《2022年4季度民政统计数据》,去年全国结婚登记量为683.3万对,创下自1986年统计结婚数据以来的历史新低。
(相关资料图)
结婚人数“史上最低”,叠加新生儿出生数量“史上最低”,这背后反映了严峻的人口压力,年轻人不结婚的背后,又和经济、收入、高房价和未来预期密切相关,当结婚成为了沉重的负担,对年轻人来说,不结婚既是迫于现实,也是迫于无奈。
除了沉重的现实压力之外,人口结构的影响、以及计划生育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在此刻开始发挥作用。
去年结婚对数再创新低的背后,年轻人的经济压力是一部分因素,而新冠疫情和人口的“低出生队列”同样也作用明显。
“低出生队列”指的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年出生人口”已多次划拨,自1998年,年出生人口已经低于2000万,至2003年后维持在1600万左右,这群20-25岁的适婚人口基数本来就低,这就导致结婚对数受到冲击。
未来,随着年轻一代推迟婚育年龄且降低结婚意愿的趋势,必然会继续维持下去,短期内不太可能改善。
除此之外,男女性别比例失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根据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40岁男性人口要比女性多1752万,这也意味着,理论上将会有一千多万男性娶不到老婆。
如果叠加一部分女性自身的不婚主义影响,那么未来的单身人口数量会更为庞大。
这些数据的背后,一部分反映了年轻人对于生育的意愿正在发生重大转变,但更令人担忧的是:人们社会观念上的转变。
一旦观念开始形成,那么要想改变,就必然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改善这种状况。
就我自己的观察来看,目前身边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这个社会充满“怨言”,而一些公共事件的发生,也或多或少影响到了年轻人对这个社会的看法,而这些看法,导致了他们强化“最后一代”的观念。
在我看来,阻碍年轻人结婚生娃的因素有主要以下几点。
第一,分配机制的失衡。
过去城镇化的进程,带动了大量的农村青年涌入城市发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下,这一群体面临巨大的生计问题,并不容易在城市中找到结婚对象。
新华社、微博及武汉大学2023年初联合发起的“2023回乡见闻”问卷调查也能够很好的证实这一点。
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达两成以上的农村地区,30岁以上的未婚男性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其中一成的农村地区,未婚男性占比高达63%,这意味着“农村大龄男青年”的婚姻问题,已经非常严峻。
而在这一现实问题面前,首要因素就是分配机制的失衡。
许多年轻人的抱着类似的想法,那就是不想让下一代重复自己“996”超时工作、低薪的生活。
而这样的现象,恰恰是分配机制失衡的原因所导致的,当努力和劳动无法“致富”的时候,人们可能会更努力,也会更勤奋,但如果这依然无法改变现状的话,那么久而久之,就一定会有人选择“躺平”,选择更舒适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
当收入回报和自己的工作无法成正比的时候,人们的观念就会随之发生改变。
第二,彩礼高。
但在这个问题上,男性和女性的观点并不相同。调查显示,有超过四成家庭因彩礼问题发生矛盾,一般受访男性认为,彩礼是一种陋习,是男方家庭单独背负的压力,应该摒弃。超过六成女性则认为,彩礼是男方诚意的表现。
男方认为合理的彩礼是1至5万,而女性则认为是5至10万。
而在现实生活中,越是贫穷的地方,彩礼可能就越高。
在浙江宁波的农村,平均结婚费用30.78万元,最高达到200万元,大头花销是彩礼和婚房,而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39132元/年;浙江兰溪的农村,彩礼一般18.8万元起步,平均结婚费用22.65万元,最高达到180万元,对应的,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3021元/年。
在动辄结婚费用高达二三十万的浙江,当地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区区的几万元。
尽管彩礼习俗的存在,有一定的现实性,但一些地方动辄几十万的彩礼,显然也不符合现实逻辑,居高不下的彩礼就很容易压垮年轻人对于结婚的美好向往。
除此之外,生活成本和房价上涨,以及教育压力和就业压力等等,这些无一不在影响年轻人的结婚意愿,推迟年轻人的初婚年龄。
个人选择和婚姻观念的变化,这些因素使得年轻人在结婚和生育方面更加谨慎。
结婚人数越来越少,势必意味着新生儿出生数量的进一步下降,这也给不断老龄化的我们,带来了更大的社会负担和压力。
2022年,国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降至﹣0.6%,从人口结构的统计来看,未来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还会继续上升,同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不断下降,这将给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体系带来难以为继的困难。
2021年,国内城镇企业职工的参保赡养率由2000年的30.4%上升至37.7%,也就是每3.3个在职职工供养一个退休人员,变成每2.65个在职职工供养一个退休人员。
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外加出生率越来越低,必然会导致社会赡养负担持续加重。
对应到我们个人身上,那就是沉重的养老负担。
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养老金替代率, 即城镇职工退休后领取的平均基础养老金与在职工职工平均的工资比率,不低于70%方可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
而国内城镇职工养老金的平均替代率2021年仅为43.6%,远低于国际警戒线的55%,由此可见,未来大部分退休人群将面临养老待遇逐步恶化的残酷现实。
这也是结婚生育率下降的最直接的负面影响。
长远来看,年轻人结婚生育的下降,将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而今天年轻人所面临的困境,恰恰是我们未来需要去改善的地方,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革新和继续开放。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标签:
- 甘肃再续“艾黎情”:探职业教育德技并修
- 【城市守望者】致敬抗“疫”一线的“拆弹专家”
- 浙江绍兴越城区核酸检测结果公布 除1例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
- 内地首例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身体状况如何?来自哪里?专家解读→
- 对变异病毒已有准备!关于中国新冠药物,钟南山发声→
- 江苏睢宁小网格大担当 织就乡村振兴“幸福网”
- 改造老旧小区 共享幸福生活
- 天津静海: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 齐齐哈尔:初步判断疫情感染来源为接触新冠病毒污染环境和物品
- 重庆大竹林派出所副所长因对群众态度简单粗暴被停职
- 黑龙江讷河病例感染源初步判断为新冠病毒污染的环境和物品
- 致敬2021
- 浙江瑞安民警捐献造血干细胞:14年前的心愿终将如愿
- “考研房”涨价离谱 律师:借机宰客有违市场伦理
- 广州白云机场:14天内有东莞旅居史的旅客须凭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乘机
- 浙江绍兴本轮疫情已报告确诊病例145例 无症状感染者1例
- 福建龙岩一男子和前妻斗气 扛着126斤硬币到法院“还钱”
- 重庆这座立交酷似“悟空” 走红 设计师揭秘(图)
- 青海警方破获特大电诈案 涉案流水高达1.7亿
- 云南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
- 黑龙江讷河市5名核酸阳性人员流调溯源:接触被新冠病毒污染的环境和物品
- 男子爱上女主播 假扮女主播闺蜜教其他男粉丝刷单
- 广西三市警方联手破获毒品案 全链条摧毁跨境贩毒团伙
- 广东东莞发现2例无症状感染者,部分镇今起全员筛查
- 从百二秦关到闻道凯旋 一个殉职医生最后的朋友圈
- 浙江发补充说明:三地铁路出行政策随风险等级同步调整
- 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例 均在呼伦贝尔满洲里市
- 陕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 系隔离酒店工作人员
- 31省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6例 其中本土51例
- 浙江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5例 其中本土44例
- 技能就是财富 技工也是人才
- 黑龙江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例
- 冷空气“调休”!我国大部陆续迎回暖 中东部雨雪稀少
- 华北黄淮等地大气扩散条件转差 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
- 别误读了野猪或将不再是“三有”动物
- 您的ETC已到期?当心这个诈骗短信!
- 对回家的“宝贝”少一些关注,也是一种帮助
- 升温!北京今日阳光在线 最高气温将升至8℃
- 那年今日 | 一张漫画涨知识之12月14日
- 40岁男子一觉醒来突然听不见了 原因是……
- 本年度星空压轴大赏上演 双子座流星雨观赏地图来了
- 广东东莞大朗镇报告2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 商丘4885份被盗出生证去哪了?10年“悬案”引关注
- 浙江海宁警方通报国家公祭日女子穿和服逛街
- 厨艺不精调料凑?懒人调料:年轻人的“下厨神器”
- “您的ETC已到期?”警方提醒:当心这个诈骗短信
- “网红”局长的热度 自述:走红后我就没有周末了
- 寻回被拐10年的儿子后又送走 儿子:害我没家了
- 小城里的三张面孔和警号301137
- 倡导“就地过年”,需因地制宜科学防疫
- 别用“入乡随俗”为星巴克找借口
- 北京地铁14号线年底全线贯通运营
- 天津市从入境人员中检出奥密克戎变异株
- “外滩活地图”黄俊:一个不想出圈的段子手交警
- 寻找一双儿女的25年
- 无锡市场监管部门责成星巴克涉事门店停业整改
- 海岛警事:为了一座岛和2900平方公里的海
- 北京民警宏福苑抗疫26天:“今夜我和雪花一起出发”
- 星巴克的“金标准”缘何败给了“潜规则”
- 患者被低价药“惊呆”的场面应该更多些
- 影视剧“超前点评”不止是“低级错误”
- “南昌鹦鹉案”下发不起诉决定书 网店上架费氏牡丹鹦鹉被拒
- 河南商丘4885份出生医学证明被盗始末追踪
- 绍兴市病例62-109活动轨迹公布
- 12月7日以来,杭州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9例
- 浙江绍兴新增确诊病例37例 上虞区占36例
- 河南高院对张成功案作出死刑判决
- 四川一滑雪场停电游客被困索道 官方回应
- 浙江绍兴越城区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当地对防控区域划分进行调整
- 中国内地首次检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
- 知网除了涉及著作权纠纷,是否涉嫌违反《反垄断法》?
- 浙江绍兴越城区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 四川眉山千箱柑橘送往呼和浩特市抗疫一线
- 两名青年男女探险三亚落笔洞遗址被困沼泽 消防成功救援
- 中国地理学大会在福州发布《中国地理学界碳中和科技行动福州宣言》
- 天津从入境人员中检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
- 江苏规定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一次性收费不超3个月
- 上海数字化转型提升教育质量 智慧教育助力“双减”
- 湖北荆门警方“团圆行动”助失散31年家庭团聚
-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大、小熊猫陆续搬入扩建区“新家”
- 隔离不隔爱 封控小区的内外“双向奔赴”
- 重庆摧毁为境外赌博网站提供资金支付结算特大犯罪团伙
- 追忆消防烈士张晓杰:逆火前行留忠魂
- 北京永定河以西地区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发布
- 打造北方“高颜值”大都市 沈阳再建2000个口袋公园
- 重庆抓获并对3516名跨境赌博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
- 青海茫崖采油工人原创音乐作品获全国陶笛音乐作曲大赛二等奖
- 青海湖国家公园:推进流域生态保护 明确生态旅游发展空间
- 青海2020年水土保持成绩单:治理面积超2000平方公里
- 浙江金华依法查处多起涉疫违法案件 警方提醒民众不信谣
- “上头电子烟”竟涉毒 湖南首例涉新型毒品合成大麻素案告破
- 无视疫情防控要求 浙江舟山普陀一麻将房店主被拘9日
- 首批295个“司机之家”服务点上线地图应用
- “一场必须跑赢的战役” 沈阳民警争分夺秒跑赢骗子
- 湖北一自然保护区发现一批野生动物
- 扰乱核酸检测点秩序 男子被行政拘留8日
- 安徽“铁拳”查办4万余民生案件 案值1.27亿
- 贵阳警方推出利民户政新举措“三最”解民忧
- 内蒙古满洲里新增3例本土确诊病例 治愈出院32例
- 安徽大别山:林长制让绿水青山变幸福山
广告
广告
- 黑龙江讷河新增1例确诊4例无症状 病例详情公布
- 浙江宁波余姚奉化宁海三地开展核酸检测 结果均为阴性
- 浙江湖州南浔三处棋牌室经营者被行拘
- 那年今日 | 一张漫画涨知识之12月13日
- 在宁波乘火车跨省出行须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 浙江温州一地发现核酸弱阳性?复采复检结果均为阴性
- 浙江三门发现一名密接者:二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 贱卖的发电机 新买的制茶机——安徽水电供区改革两周年回访见闻
- 浙江杭州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为集中隔离人员
- 2022年研考在即,学硕缩招,专硕时代真的来了?
- 探访杭州核酸检测点:排队高峰多在夜间 医院24小时运转
- 浙江发挥零售药店“哨点”作用 织就疫情防控监测网
- 哈尔滨市本轮疫情首批1名确诊患者出院
- 宁波镇海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574181人 结果均为阴性
- 陕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例
- 齐齐哈尔讷河一地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 浙江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5例 其中本土74例
- 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例 均在呼伦贝尔满洲里市
- 黑龙江无新增确诊病例 新增本土核酸检测初筛阳性人员5例
- 冷空气影响今起暂歇 雾和霾明后天“见缝插针”